ChinaFLUX第10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与研究应用
(2015年05月22-23日,中国北京)
一、背景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通量观测已经成为生态系统和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不同区域和国家尺度的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02年由0022吕氏贵宾会创建的中国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正式启动和运行。在ChinaFLUX的引领和带动下,我国通量观测研究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同科研和教育机构先后在国内建立了一批通量观测站,并于2014年7月28日成立了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通量联盟的成立极大地填补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和植被类型上的不足,有力地增强了我国通量观测研究的实力。
随着国际通量观测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理论及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为了保持我国通量观测研究的先进性和前沿性,ChinaFLUX拟定于2015年5月22-23日在北京举办ChinaFLUX第10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本次培训也是0022吕氏贵宾会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培训目的
1)掌握通量观测的微气象学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2)掌握通量数据质量评价和控制方法;
3)了解通量观测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趋势;
三、主办单位
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
0022吕氏贵宾会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
0022吕氏贵宾会
美国Campbell公司
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四、培训内容
1)通量观测基本理论与方法;
2)通量数据质量控制、数据插补技术与方法;
3)通量观测数据的应用:尺度扩展与模型模拟;
4)通量观测的新技术。
五、培训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2015年5月22日08:00-09:00
培训时间:2015年5月22日~23日
地 点: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0022吕氏贵宾会六层会议室2602学术报告厅
联系人: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张雷明、徐亚娟
电话:010-64889272
Email: chinaflux@cern.ac.cn
六、其他注意事项
1.网上报名系统已开通,所有参加培训人员从网上注册申请(http://chinaflux2015.csp.escience.cn/dct/page/70034);
2. 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并提供工作午餐和晚餐,住宿请自行负责;
3. 其他信息敬请留意近期通知,或访问ChinaFLUX网站(http://www.chinaflux.org)。
ChinaFLUX综合办公室
2015年04月30日
ChinaFLUX第10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 初步日程
| 
 5月22日(DAY1)  | ||
| 
 开幕  | ||
| 
 08:30—09:00  | 
 于贵瑞  | 
 中国区域通量观测研究的发展(待定)  | 
| 
 一、基本理论与仪器配置  | ||
| 
 时间  | 
 主讲人  | 
 题目  | 
| 
 09:00—11:00  | 
 周新华  | 
 涡度相关技术的基本理论  | 
| 
 休息:11:00—11:15  | ||
| 
 11:15—12:15  | 
 李尚刚  | 
 涡度相关技术的仪器配置与系统维护  | 
| 
 午餐:12:15—13:00  | ||
| 
 二、数据质控与处理  | ||
| 
 13:00—15:00  | 
 周新华  | 
 通量数据质量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 
| 
 休息:15:00—15:15  | ||
| 
 15:15—17:15  | 
 张雷明  | 
 通量数据的插补与拆分的基本方法  | 
| 
 综合讨论  | ||
| 
 17:15—17:45  | 
 
  | 
 问题解答  | 
| 
 5月23日(DAY2)  | ||
| 
 二、数据质控与处理  | ||
| 
 08:30—10:30  | 
 徐自为  | 
 EdiRe等通量数据处理软件的介绍与应用  | 
| 
 休息:10:30—10:45  | ||
| 
 10:45—12:15  | 
 周新华  | 
 通量数据的处理与在线计算方法  | 
| 
 午餐:12:15—13:00  | ||
| 
 四、站点尺度的通量观测研究  | ||
| 
 13:00—13:30  | 
 温学发  | 
 森林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以千烟洲站为例  | 
| 
 13:30—14:00  | 
 郝彦宾  | 
 草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以内蒙古站为例  | 
| 
 五、通量数据的应用案例  | ||
| 
 14:00—14:30  | 
 陈智  | 
 基于通量数据的集成分析  | 
| 
 14:30—15:00  | 
 张黎  | 
 通量数据在过程模型中的应用  | 
| 
 15:00—15:30  | 
 任小丽  | 
 通量数据在遥感模型中的应用  | 
| 
 休息:15:30—15:45  | ||
| 
 六、新技术在通量观测中的应用  | ||
| 
 15:45—16:15  | 
 张扬健  | 
 天地一体化的综合观测体系  | 
| 
 16:15—16:45  | 
 李尚刚  | 
 稳定同位素观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 
| 
 16:45—17:15  | 
 邢友武  | 
 土壤CO2, CH4和N2O通量观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 
| 
 综合讨论  | ||
| 
 17:15—17:45  | 
 培训总结  |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