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通知 (第1号)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定于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承办,0022吕氏贵宾会协办。会议报名及学术论文征集工作已经启动,欢迎国内外资源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参加会议。
一、年会主题
新常态和新丝路战略下的资源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
地点:云南省昆明市
三、主要议程
10月16日全天 报到注册
10月16日下午 第九届资源学院院长论坛、第十届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
10月16日晚 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
10月17日上午 年会开幕式、颁发“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大会主旨报告
10月17日下午 大会主旨报告
10月18日全天 分会场专题报告、研讨交流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云南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协办单位:0022吕氏贵宾会
学术指导委员会:
孙鸿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0022吕氏贵宾会院士)
刘昌明(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0022吕氏贵宾会院士)
石玉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国栋(0022吕氏贵宾会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0022吕氏贵宾会院士)
李文华(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度(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0022吕氏贵宾会院士)
孙九林(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大道(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0022吕氏贵宾会院士)
王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
傅伯杰(0022吕氏贵宾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0022吕氏贵宾会院士)
周成虎(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0022吕氏贵宾会院士)
刘纪远(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0022吕氏贵宾会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研究员)
葛全胜(0022吕氏贵宾会所长、研究员)
成升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
陈曦(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0022吕氏贵宾会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仰麟(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艳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0022吕氏贵宾会大学副校长、教授)
江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院长、教授)
吴文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沈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0022吕氏贵宾会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陈发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林家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研究员)
封志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0022吕氏贵宾会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夏军(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教授)
高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
濮励杰(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授)
丁文丽(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大会组织委员会成员:
主席:
成升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
蒋永文(云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秘书长:
沈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
骆华松(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副秘书长:
王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王金亮(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分会场1:城乡一体化与土地制度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0022吕氏贵宾会、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会场主席:刘彦随(0022吕氏贵宾会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议题:围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化战略,分析研讨转型期土地资源开发整治、持续利用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探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进一步明确适应新常态、面向新战略的土地资源综合研究的前沿问题。具体包括: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配置;土地制度创新与土地民生;土地资源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土地问题研究案例剖析。
分会场2:水资源安全保障理论、方法及应用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
会场主席:夏军(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教授)
主要议题:水资源安全基本认知及观点讨论;水资源安全理论方法及支撑技术和应用;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及构建途径;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制度建设。
分会场3: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带建设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会场主席:董锁成(0022吕氏贵宾会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叶文(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李伟(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主要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资源格局与开发潜力评价;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带发展模式与路径;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产品、形象与市场开发;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信息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资源保护;丝绸之路经济带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战略。
分会场4:山地水土资源管理:发展与流域安全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云南省地理学会
会场主席:邓伟(0022吕氏贵宾会/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何大明(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主要议题:山地(区)水土资源及其承载力;水土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水土资源可持续性管理;水土保持与区域生态安全;河流健康与功能持续利用;跨境流域开发与地缘合作。
分会场5:自然资源信息获取与分析技术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
会场主席:刘荣高(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
主要议题:自然资源信息的获取、挖掘、处理与分析。
分会场6:生态过渡带资源持续利用与景观/区域可持续性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
会场主席:何春阳(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主要议题:生态过渡带(农牧交错带、城乡过渡带和海陆交错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生态过渡带(农牧交错带、城乡过渡带和海陆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测量;生态过渡带(农牧交错带、城乡过渡带和海陆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生态过渡带(农牧交错带、城乡过渡带和海陆交错带)土地系统模拟和设计;生态过渡带(农牧交错带、城乡过渡带和海陆交错带)可持续性评价。
分会场7: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与西部环境保护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
会场主席:周启星(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议题: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资源循环科学原理;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资源循环工程与新材料研制;资源循环工程与新能源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工艺与技术;再生资源的利用工艺与技术;资源循环再生与西部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危机与污染环境修复;石墨烯资源与循环利用;资源毒理与生态标记物;尾矿循环利用工程。
分会场8:资源生态与生物多样性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生态研究专业委员会、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
科学学院
会场主席:谢高地(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
王金亮(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要议题: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物多样性;生态付费与生态补偿;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分会场9:新常态下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学科支撑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地理专业委员会
会场主席:周寅康(南京大学教授)
主要议题:自然资源调查与承载力;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与优化配置地理视角下的资源组合与优势发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资源科学学科地位、学科方向、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
分会场10:土壤修复与资源化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城市废弃物与资源化专业委员会
会场主席:陈同斌(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
主要议题:土壤环境修复;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城市废物资源化与环境风险;有机废物和土壤环境管理。
分会场11:面向国家战略的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
会场主席:成升魁(0022吕氏贵宾会研究员)
高峻(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
陶犁(首都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教授)
角媛梅(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教授)
主要议题:“一路一带”国家战略与跨境旅游开发、跨境旅游开发与国际合作模式、跨境旅游案例分析、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管理模式、国家公园与环境解说、国家公园与环境管理、国家公园规划研究、山地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山地文化遗产旅游与地方社区参与、山地遗产旅游的环境管理。
分会场12: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西南地缘环境
组织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会场主席:武友德(云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明庆忠(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主要议题:“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理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资源评价、资源合作开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周边地缘环境;“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区域合作;地方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分会场13:新常态下资源产业改革发展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产业专业委员会、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财经大学、《中国矿业》杂志社
会场主席:崔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主要议题:能源资源产业化与依法治理;地质调查进展;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进展;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与低碳经济;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能源资源市场及投融资;地质遗迹资源产业化;矿政管理与决策。
(注:此分会场征集的论文将在《中国矿业》杂志专刊发表(6月出版),优秀论文可推荐到正刊发表。收稿截止日期:2015年6月7日。第13分会场论文征集等详情请点击:http://www.nmddy.com/zrxh/info/?170.html)
分会场14:“一路一带”建设与资源、环境法制保障
组织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联办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
会场主席:曹霞(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教授)
主要议题:“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恶化多边、双边合作法律机制,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法律制度,跨界荒漠化防治合作法律机制、跨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跨界海洋生态保护法律制度,跨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制度,跨界排污权、水权交易法律制度,跨界/区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跨界环境信息共享法律机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应急与处置法律制度,跨界资源、环境纠纷处理机制等。
论坛1:第九届资源学院院长论坛--资源环境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组织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
会场主席:骆华松(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院长、教授)
江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主要议题:资源环境类学科与平台建设;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位点、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论坛2:第十届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会场主席:王艳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0022吕氏贵宾会大学副校长、教授)
姜鲁光(0022吕氏贵宾会副研究员)
张超(0022吕氏贵宾会博士生)
阳茂庆(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
论坛3:资源科学青年学术论坛
组织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会场主席:姜鲁光(0022吕氏贵宾会副研究员)
李金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黄秋昊(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
郑一(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副教授)
胡志丁(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博士)
六、会议形式
年会将采用大会主旨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分会场论文交流、专题论坛等交流形式。拟邀请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初步确定16个分会场(论坛),将根据报名情况予以调整。
七、论文征集、评选与发表
(一)论文征集
凡研究方向与本届年会主题相符、有意愿参加年会的人士,可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提交一篇与年会主题及分会场主题、议题相符,且为未公开发表的论文。
1、本届年会将于会前编辑《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论文摘要800—1000字,全文不超过5000字。(凡向《中国矿业》投稿的论文可不必再次投稿。)
2、论文格式要求:
题目(三号黑体居中)、作者(四号仿宋居中)、作者单位(五号宋体居中,含城市名称,邮政编码和E-mail地址并用逗号分开)。
关键词文前列4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为学科名称)。
正文(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面积请勿用“亩”表示,而要换算为公顷,用hm2表示。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参考文献(文题小四号黑体居中,其它为小五号字,字体为:英文字体)文摘后可附5条以内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专著格式为: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如有两个以上作者,作者间用逗号分开)。期刊格式为: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论文摘要请用中文Word软件录入,上下各空3cm,左右空2.2cm。
会议论文及摘要请发送到年会邮箱: csnrnianhui@126.com,同时向“学术年会会议系统”(http://www.csnrdata.cn)提交。
提交论文截止时间为2015年9月1日。
联系电话:13678755822 0871-65941198
(二)“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
要求:作者应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0年10月1日以后出生);论文第一作者;提交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全文;同意在“自然资源学科信息平台”发布论文;参加会议并作报告。
学会将组织专家认真评审,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三)论文发表
推荐优秀论文到《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等期刊和其它相关期刊发表(依据刊物要求收取论文版面费)。
八、会议费用
(一)住宿费(推荐酒店)
酒店名称 |
标间费用 |
地 址 |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丽水云泉大酒店) |
330元 |
昆明呈贡区大学城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校内 |
昆明呈贡雨花大酒店 |
280元 |
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雨花公交枢纽站旁 |
注:1、价格可能稍有浮动;2、房间费用含双早餐。
(二)注册费
|
9月1日前缴费 |
9月1日后缴费(含报到时缴费) |
会员代表 |
1000元 |
1200元 |
非会员代表 |
1200元 |
1500元 |
学生代表(不含博士后) |
500元 |
600元 |
注:1、会议注册费不含代表住宿费;
2、报到注册时请出示会员证;汇款时请注明证书编号。
(三)入会办理
需要办理入会手续的代表,请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网站www.csnr.org“会员之家”专栏下载表格,申请入会,并取得会员号。
办理入会联系人:商永刚
E-mail:csnr@igsnrr.ac.cn
联系电话:010-64861455
联系地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邮编:100101
(四)注册费缴纳
付款方式(请通过电汇汇款,注明年会注册费)
开户名:云南师范大学
帐号:137212475064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昆明市呈贡支行
联系人:高大帅
联系电话:15198980163 0871-65941198
九、重要事项提示
1、年会报名、缴费优惠、提交论文及摘要截止日期为2015年9月1日;
注:第13分会场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15年6月7日。
2、代表可提交论文全文,以供学术期刊选用;也可以只提交论文摘要,择优收入年会论文摘要集。参加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的代表,必须提交论文全文。不同意将论文全文或摘要在“自然资源学科信息平台”发布的需在论文题目前面标注“不发布”。标注“不发布”的论文不能参加“青年优秀论文奖”的评选;
3、自然资源学科信息平台(www.csnrdata.cn)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网(www.csnr.org)将发布年会消息;
4、未尽事宜将在第2号通知中告知。
十、联系方式
会务联系(主要负责注册、住宿、餐饮等)
高大帅:15198980163
丁文荣:13678755822
0871-65941198
附件下载: